回顧近兩個月市場,4月上旬開始隨著疫情擴散,運輸遇到困難、出貨量大幅受限、庫存累積,天津渤海鋼鐵集團價格持續向下,全行業處于全面虧損狀態,一直持續到5月中下旬。5月末開始,經濟提振政策加碼出臺,特別是對房地產松綁明顯,市場資金面比較充裕,但信心仍不足,導致盡管近期整體開工逐漸恢復,價格并沒有應聲而漲,對于后市并不不太樂觀。尤其是下游終端企業,從訂單恢復到安排生產,仍需要一定時間,因此對6月份整個市場的走勢不是太看好。
6月份行情將呈現窄幅震蕩的趨勢,現貨市場波動幅度將小于期貨。原料方面,美聯儲加息將加速澳大利亞和巴西貨幣貶值,疊加以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,將壓制近三年來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勢頭。
因此,隨著鋼鐵原材料價格的下跌,鋼廠利潤重新回歸正常,減產動力也將消失。我們認為,鋼材供給端減少引發鋼材價格上漲的局面只能在短時間內存在,通過分析國內鋼材市場,中長期將會出現“供強需弱”的格局,即使疫情得到完全控制,今年天津渤海鋼鐵集團價格總體向下趨勢已經難以改變。
供應端,鋼廠對于6月份發貨量暫無調整,仍然是華南地區為主,華中、華東等地區為輔,資源分配占比變化不大。庫存端,目前自身庫存量處于正常范圍,雖然5月份中旬鋼廠大量發貨,但維持時間不長,到月底已經消化大部分。價差方面,冷熱價差維持在500元/噸左右,處于正常品種價差范圍。天津渤海鋼鐵集團市場需求無明顯變化,行情波動幅度有限。